灰霾的定义与标准
霾与灰霾
灰霾又称“霾”,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一般情况,能见度少于10公里的就属于灰霾现象,5-8公里属于中度灰霾现象,3-5公里属于重度灰霾现象,少于3公里则是严重的灰霾现象。
霾是一种极少见的自然现象,通常在气团稳定、气候干燥的条件下形成。而通常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提到的灰霾是一种人为污染造成的霾,灰霾一词是近年伴随着城市空气质量的下降才产生的。一些青年科学家倡议用“灰霾”一词称呼“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细粒子污染造成的霾现象”。换言之,霾是自然现象,而灰霾则是人为的污染。
大气科学对灰霾的定义
灰霾又称为大气棕色云,英文为haze。它是在相对湿度小于90%的条件下,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远处光亮物略带黄、红色,黑暗物微带蓝色的空气普遍浑浊的现象。
1.3 灰霾天气的“元凶”
形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PM2.5浓度上升,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厂直接排放的粉尘和机动车的道路扬尘,属于机械污染;二是燃煤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等形成的气溶胶颗粒,属于化学污染;三是在太阳辐射下大气中的多种化学组分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光化学烟雾,属于光化学污染。
二、灰霾天气的危害
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颗粒物的粒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颗粒物的粒径决定其最终进入呼吸道的部位及沉积量。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由于惯性的作用,可以被鼻和呼吸道黏液排除,10μm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鼻腔,7μm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咽喉,小于2.5μm的颗粒物则可深达肺泡并沉积,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可导致与心和肺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科学研究证明,2.5μm的颗粒物占肺沉积量的数浓度为83%,而8.2μm和11.5μm的颗粒物仅有49%和31%沉积下来,可见颗粒物的大小与肺的沉积总量成反比。
形成灰霾天气的有毒、有害颗粒物散播在空气中,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灰霾天气中的主要组成成分PM2.5多含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能轻易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二是灰霾通过对太阳光的吸收与散射,导致太阳辐射强度减弱与日照时数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会造成农业减产、绿地生态系统生长受阻等;三是灰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