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要素制约,各地节约运动如火如荼,就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也专门拿出宝贵时间介绍各类节能“小窍门”。眼下声势浩大又无微不至的节约运动,体现了国家和公众反对铺张浪费的决心。
当然,在媒体和专家给公众开出的“节约处方”中,很多属于无奈之举。比如家电待机耗电。据说不拔电源插头出现的待机能耗,要占我国城市家庭耗电量的10%左右,原因是:只要电源插头没有拔掉,电脑照样有4.8瓦的功耗,电视机有8.1瓦功耗。
但是,如果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用遥控器关电视后还要人们走到电视机前关电源、关了空调还要爬上墙去拔插头……这样的“小窍门”毕竟太麻烦了。而实际上,家电待机耗能问题,生产厂商只要在产品设计环节稍作处理就可解决。从根本上看,节约的目的不仅是缓解供求矛盾,而是为了倡导经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电力即使供应充裕,家电制造商们也不应该设计这样劳民伤财的“小窍门”。
借用环境治理的概念,要求公众掌握各种节约“小窍门”是必要的,但也仅仅是“末端治理”。在源头控制还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末端治理”无疑是最后的手段。就像水污染,工厂已经把油污、氮磷等脏物排进了河道,只能动员农民不要直接用河水灌溉庄稼并千方百计调用清水来稀释。但与在生产过程中就要求企业清洁生产的源头控制相比,“末端治理”属于无奈的选择,不仅量大面广治理效果差,而且治理成本是源头治理的几倍几十倍。
从目前开展的节约运动看,舆论对种种“小窍门”关注较多而对源头控制少有涉及。除了家电“待机耗电”这样的问题,公众衣食住行方面的浪费问题,比比皆是。吞噬宝贵森林资源的一次性木筷,既占用石油资源又严重污染环境的一次性饭盒、塑料包装袋等,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环顾自己的办公用品,也有惊人浪费——那些能重复使用多年的钢笔、圆珠笔,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被日式一次性水笔、圆珠笔“消灭”了,几元十几元一支的文具,无论外壳多么精美完好,用完之后一概只能丢弃。这样的产品,从设计开始就不是鼓励人们精打细算而是为了生产企业能从快速消费中获得最大利润。在“卫生、方便、时尚、享受”氛围中,如果节俭,要么无物可购,要么被世人讥为穷酸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