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存在大量水,但因为淡水有限、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原因,这颗蓝色星球不少地方干涸缺水。从地处最干燥大陆的澳大利亚,到位于荒漠之中的以色列,关于如何涵养水资源并抗击旱情的探索和实践从未停止。
因为善用水资源,以色列在沙漠之中发展出蓬勃农业。当以色列向着“荒漠变花园”的理想迈进时,其大力发展农业的部分举措却遭到批评,被认为治标不治本,不利于当地涵养水源。一些专家认为,以色列农业用水价格不受市场约束,不利于节约用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色列农业用水生产力已经提高了3倍,当地农民在两年前也与国有自来水公司达成协议,同意按市场价格交付水费。
然而,希伯来大学专家约阿夫·凯斯列夫说,以色列农业用水水费目前不过是市场价格的一半左右,因为上述协议并未完全实施,仍有不少隐性措施补贴农业用水。凯斯列夫认为,以色列农业应该更多循环使用生活废水。
地处人类居住的最干燥大陆,澳大利亚开源节流并用应对旱情,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节约用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2004年建立全国水市场,允许农民跨州买卖可用水份额,政府也可出资购买一定份额的水量用于保护水源。澳大利亚还努力采取多种措施节约家庭用水。在旱情频发的澳大利亚西部,自来水公司致力于开发多元化水源,以此保护有限的天然淡水资源。
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等地旱情严重。在分配水资源时,当地农业所需明显优先于城市用水。当地咨询公司的分析师克莱·兰德里认为,城市和农业用水之争早晚会在美国西部催生水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平衡水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