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什么阻碍了我们节约六大痼疾有待消除

本文标题:什么阻碍了我们节约六大痼疾有待消除

在中央的号召和表率下,目前,全国兴起了一股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热潮。然而,环顾四周,高消耗、高污染、奢侈、浪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却比比皆是。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不充分的激励机制、不合时宜的政策措施等,仍在阻碍着我们向节约型社会迈进。
    忧患意识淡薄 资源浪费严重
    下班后办公楼依然灯火长明、空调大开;集体宿舍盥洗室里自来水哗哗流淌,洗衣人却不知所终;餐馆里满桌的饭菜只动了几筷子就被倒进垃圾桶……在水、煤、电、油四处告急的今天,各种浪费行为却仍大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目前我国资源对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但人们在尽情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很少想到资源危机已经悄然来临。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高而坤说,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依然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方面是惊人的浪费,一方面是严重的资源短缺。“双重挤压”已经威胁到中国的长远发展,但遗憾的是,如此严峻的资源形势,并未能深入人心,唤起全民的忧患意识和节约观念。上海市水务局做过调查,目前除了在部分中学教材中有简单的水资源内容外,还没有一份教育中小学生节约用水的专门教材,一些中小学生甚至认为自来水是“打开水龙头就能自来的”,更不清楚上海其实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
    政绩考核不变 粗放增长难转
    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污染严重,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最后通牒”,5月30日是晋陕蒙宁地区地方政府完成清理整顿、企业实现达标排放的最后期限。近两个月过去了,记者在这一区域的河曲县、保德县、府谷县、准格尔旗、乌海市、石嘴山市等地看到,不少企业仍冒着黑烟、黄烟,电石、焦化厂产生的煤气火光冲天。
    一些地方干部辩解说:我们是贫困落后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匮乏,引进技术含量低、耗能高、污染大的项目也是迫不得已。再说,老百姓总得就业,总得吃饭呀!理由冠冕堂皇,但究其根本,还是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在作祟。上级部门要在同一级别地区按GDP和经济增速等指标排名,为了争名升位,地方官员自然要“难得糊涂”,为污染企业大开绿灯。
    目前,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叶青说,现在的经济局部过热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对资源过度开发,这是吃“子孙饭”。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要使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的投入转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转变官员的政绩观,改变我们的政绩评价体系。
    政策失范 节能受抑
    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激励、产业引导以及严格监管。但在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政策,已经成为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和产业发展的障碍。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60多个城市出台了限制或变相限制小排量轿车的土政策,例如北京市不准小排量轿车上长安街和二、三环行驶;上海市不准排量小于1.2升的车上高架路;浙江省富阳市出租车换型时,政府部门要求新车的排量必须在2.0以上。
    限制小排量车,主要理由是其排放尾气容易超标。全国政协常委冯培恩对此的评价是:不科学。他说:“科学的办法应该是通过严格执行尾气排放标准来促进小排量车提升技术,鼓励生产和使用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小排量车。”实际上许多城市主管部门“限小”的“潜意识”是担心小排量轿车会降低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激励不足,也导致我国环保、节能产业发展缓慢。特别表现在:税费政策的范围不够广、力度不够大,投资信贷政策几乎没有,技术引进政策也存在很多问题。国家发改委的专家尖锐地指出:“政策已经成为环保产业继续发展的致命伤。”
    法规不完备 执法无震慑
    建筑耗能是能源浪费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虽然国家从1996年起就颁布了建筑节能的强制性设计标准,但时至今日,执行了这一标准的新建建筑不到10%。
    有标准而难以得到严格执行,原因之一在于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手段。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难以做到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面对一些企业“有钱就有权浪费”的行为,节能执法部门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