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少有车族加入到骑自行车行列。这一举措使一些热爱环保事业的有识之士无不拍手称快,这不仅使道路交通大为改善,方便市民出行,而且环境得到了保护,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这些年,城市公交发展迅速,乘公交出行越来越方便,随着居民小区越建越多,公交网点短期内很难落实到每个新建小区,市民无论到地铁还是公交站点,这段距离往往不长不短,打车不合算,换乘公交太麻烦,走路有点远。如果出门就能租到一辆自行车的话,肯定受到欢迎。问题是,现在自行车租赁业务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骑车可减少环境污染
据说去年,在北京就已经有人开始了自行车租赁业务,且很受市民欢迎。
为何上海街头鲜见自行车出租点呢?在走访中,记者听到不少消费者反映,关键在于相关措施还不配套。某企业的钟师傅说,他每天乘地铁上班,从家里走到地铁站要15分钟,而出地铁口后到单位又要步行20分钟,如两头都有辆自行车可租赁就好了。
网点太少租借不易
不少市民反映,有些推出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并不受追捧,原因是拥有的可供出租量实在是少得可怜,加之宣传不够,相当多的市民根本就不知道有自行车租赁业务这回事。
从推行自行车租赁业务的一些网点了解到,制约自行车租赁发展的是,租赁押金难界定,且收费过高,让人承受不起,而且在自行车归还时存在诸多不便。通常情况下,所租自行车必须到原租赁点归还,才能拿回押金。同时,自行车租赁网点太少租借不易。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没被列入城市公交网络的行业,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更谈不上干这一行能赢利了。自行车租赁在上海还较“年轻”,还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租赁费的定位,押金的出台,租赁站点的设立等等。
政府参与必不可少
如何才能让更多人出门就租到自行车,到目的地就可还车?有关专家认为,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便民利民方案。要像办东方书报亭那样,网点铺得开,以方便人们出行需求;在价格上,一般以起步价为1元钱,每租出1小时收2元钱为宜,并相应作出半天5元,一天10元的优惠措施。只有这样,人们也会乐于租赁。
公共自行车既对个人有利,对社会也有利。政府部门完全可将“公共自行车”看作是公交的一部分,纳入城市公交体系,将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来打造,由政府牵头组织实施,安排下岗职工从事这一业务,并由政府部门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