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市民孙女士是一位铁杆“带筷族”,她外出吃饭自带筷子已经有了11年的历史。
“在外面吃饭自带筷子,可以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这样既环保又健康。”孙女士说。
1996年,孙女士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拯救地球从一双筷子开始”的报道。之后,再叫外卖或到餐馆用餐,拿着一次性筷子吃饭的时候,她就觉得如同在拿着一把斧头去砍一棵刚种下的树。后来,她决定自带筷子,便购买了一套便携餐具,有筷、有勺,也有叉子。
孙女士说,起初,她自己带筷子和汤勺,还不太习惯,遮遮掩掩,朋友还以为她有洁癖,时间一长,就习惯成自然了。
现在无论上哪吃饭,孙女士总会在包里放一双便携筷,“不仅方便,卫生还得到了保障。”孙女士说。当听说是为了保护环境,不少朋友都开始效仿她,并向身边的人推广这种做法。
现在,孙女士和朋友们一起去饭店,都会不约而同地从口袋里拿出环保筷,吃过饭,她们用茶水把筷子冲涮干净,晾干后装进布袋里,临走时,彼此不是握手相送,而是挥着手中的筷子告别。
孙女士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希望有更多的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