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节能,日本人马上就会想到从服装上节能,用污泥发电等。他们这种思维和敏感,不得不让人佩服。也许,有人会说,日本是个资源匮乏国家,他们的节能是“穷则思变”,被迫无奈。如果真的这样认为,充其量只说对了一半。日本人的节约是长期养成的习惯,节能的思维则是出于对市场的敏感,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经济价值,他们都会物尽其用,乃至废物利用。
就节能而言,我国也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可用资源十分有限。可在节能上,不少人只注重直观效应。比如,节电、节煤、节水,我们往往只在“省着用”上想办法,却不在“用着省”中动脑筋。很少从与节能有关的领域去挖潜,缺乏科学的思维,更缺乏节约的市场意识,许多有经济价值的节能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了机械的节能。节能有着广阔的领域,直接的、间接的、有形的、无形的,都有着节约的潜力。问题是有没有这种敏感,又没有联想的思维。拓宽思维的空间,就能想出更多更好的节能办法。拿保暖服装来说,我国的保暖装曾流行过好几年,可这几年流行成了流失,别说是政府部门没把它作为节能手段予以提倡,就连商家也忽视了它的节能市场和价值,不再开发,不再创新,自己的产品成了别人的时尚。废物利用也是如此,我国城市的污泥、生活垃圾,不知要比日本多多少倍,然而,这些废物绝大多数被废弃。最为明显的当算节电,多数地方只是调节用电,很少从产品的低耗上去研究、开发。节来节去,只得在降低生活标准、抑制生产规模上划圈子,打转转。
节约是为了增效,为了提升经济增长点,这就得以敏锐的眼光和思维去发现节约的市场,像日本人那样,不仅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还得学习他们的敏锐感和科学的节能思维,用第二感观、第三感观去发掘节能的潜在市场,探索节约的新路子,这样的节约才能功效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