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来到英国的人,会感到许多事情不可思议。
譬如房屋。现代时髦的摩天大楼很少,像伦敦的房子大都很古老,而且都安装有双层的玻璃窗,它们可以减少电能,保证采光。为了节能,屋顶铺有保温材料,外墙也采取了双层保温措施。冬天取暖的时候,开两小时就能温暖一夜。
不少旅馆的装修,仍像我国十几年前的那种样子,有些电视机还是刚问世时的十四英寸。
店主认为既然完好无损,就没有换的必要。在时尚、新潮的大街上,也不乏有专门收购出售旧货的商店,大到家具钢琴,小到锅碗瓢盆,这些无偿捐赠的东西,总是吸引著人们,每到周末,店门口都会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黑色垃圾袋,里面是居民们大扫除清理出的闲置物品。没事的时候,英国人喜欢到旧货店逛逛,买上一大堆东西,才不过两个英镑。
街上跑的,当然不乏有奔驰、宝马这样的名车,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小型、节能的车辆为主,甚至有不少更为经济、实用的单排座小汽车。
走进普通英国人的居家生活,更会有惊人的发现。譬如,所有的插座旁都有电源开关,因为,刚关掉的电器如果仍接著电源会继续耗能,彻底关了电源后,它们就无机可乘了。
英国人虽然地处低纬度,但也有气温超过摄氏三十度的时候。尽管这样,许多普通人家都不安装空调,为什么?主人会说,没有必要,电风扇足够了。这就是英国人的生活态度。他们经济上堪称富庶,但在消费上十分吝啬,崇尚实用、节俭,满足生活需要,不事奢侈浪费。试想,一个孩童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将来长大后会恣意挥霍财富、浪费资源吗?
看来,节约能源重要的是培养人性中的节制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