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华大学为主研发的新型LED(发光二极管)城市道路照明光源突破了技术瓶颈,使得LED路灯的实际照度分布近似为矩形,照度分布均匀,比目前道路使用的高压钠灯综合节能达60%以上。
据介绍,传统的路灯常采用高压钠灯,其存在照度分布不均、被照物体颜色失真、眩光严重、寿命短、维修率高等缺点,整体上光效低。白光LED的发光效率高,并具有生产成本低、器件性能稳定、市场易接受、高效、节能、长寿命、显色指数较好等优点,因此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新型路灯的首选。然而,高效功率型LED路灯的制作面临较高的光学、热学技术壁垒。
针对功率型LED应用于城市道路照明的特殊问题,清华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罗毅教授课题组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近日在LED 路灯的光学系统和散热结构上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光提取效率、矩形均匀照度分布的功率型LED封装光学系统。经测试,单颗功率型白光LED比目前道路使用的高压钠灯综合节能达60%以上。
广东东莞勤上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成功地将清华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率型LED的封装和应用技术实施产业化。目前这种新型照明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广东东莞市常平镇、广东省科学中心和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的道路照明中,取得了较好的节能和照明效果。据测算,如果全国的道路照明均采用高效、新型LED路灯,则每年可以节省420亿度电,相当于节省标准煤1580万吨,接近几个特大型煤矿一年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