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纳米硅复合薄膜的快速沉积及节能镀膜玻璃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听起来陌生,其实与百姓生活很相关——窗玻璃涂薄膜,房间冬暖夏凉。
夏天,早晨出门上班前拉上家中的窗帘,下班走进家门时会觉得凉快很多,因为室外的热浪被窗帘挡去了不少。现在,你只要把家里的门窗玻璃换成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夏天家里不开空调也会凉快。
这种新型玻璃能挡住室外热浪的奥妙,在于表面涂上了一层很薄很薄的纳米硅复合薄膜,它能挡住50%以上的近红外线。据测算,每平方米这样的玻璃窗1年能节约50度电。这项由浙江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韩高荣教授等研究成功的科研项目——《纳米硅复合薄膜的快速沉积及节能镀膜玻璃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得了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而他们研发的能让房间“保温”的另一种节能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技术也已在推广。
炎热的夏天,太阳的热量通过窗户进入室内;寒冷的冬天,室内的热量通过窗户散失。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空调制冷和采暖的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5%,而其中大约有一半因窗户散失而浪费。怎样减少玻璃门窗的能源损耗,既是建筑节能的一个大课题,也是普通百姓的小愿望。
韩高荣告诉记者,这块神奇玻璃已经研究了18年,他们从1990年开始开展纳米硅薄膜作为镀层材料制备新型节能镀膜玻璃的研究。当时,这方面的技术国内尚属空白,而能生产这种玻璃的美国、英国、比利时都为垄断市场而对中国封锁技术。
韩高荣说,1996他们就已在实验室成功研制出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但要做出能让老百姓用的玻璃难度还很大。科研人员与长期从事浮法在线镀膜玻璃产业化的杭州蓝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产业化。2001年,科研人员开始把比较成熟的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生产技术在全国推广,对浮法玻璃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在原生产线上增加一道涂膜的工序,每平方米玻璃增加的成本不到1元。
浙大的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给我国玻璃行业带来了生机,因为我国浮法玻璃产量占到全世界的40%。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国内10家著名浮法玻璃生产企业的20多条生产线上推广应用,从而打破了国外同类技术的封锁和产品价格垄断。
目前,我国生产的节能镀膜玻璃的性能与美国、比利时的同类玻璃差不多,但每平方米只要40元,而国外产品要100元。现在,国外产品基本上已退出中国市场,而我国的部分产品已出口到中东、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据统计,近3年,企业利用浙大这一技术生产的节能镀膜玻璃4000万平方米,新增产值10亿多元,新增利润2亿多元,出口创汇2600万美元,成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