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室内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很多癌症、血液病人就是源于室内污染,据统计,通常是室内装修后4~5年患病。因为在欧美国家通常装修板材甲醛和苯含量为零,一般用树脂作粘合剂,在国内很多板材使用有机粘合剂,这些粘合剂内含有大量甲醛、苯等物质;在欧美国家室内空气指标中,甲醛、苯含量为零,而我国为0.1毫克/立方米和0.2毫克/立方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光触媒被认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光触媒是一种以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1967年由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藤岛昭发现,它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最高效的室内净化材料。光触媒(Photocatalysis)是光(Photo=Light)和触媒(催化剂catalyst)的合成词。它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光能转换成为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来产生催化作用,几乎可分解所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及部分无机物质。其原理和众所周知的植物的光合作用类似,绿色植物通常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及水。
光触媒在世界上应用相当广泛,涉及室内空气净化、饮用水处理、空间站除尘等领域。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部队已使用了不少纳米技术,战士的衣服使用了纳米抗菌材料,可以减少士兵伤口发炎概率;使用纳米夜发光材料;使用纳米芯片微型计算机;在战地使用光触媒灭蚊器。在德国,用光触媒做太阳能电池电极,它的转化率达到8%,实现成本低,体积小,制造工艺相对简单。
在日本,光触媒应用更加广泛,大量建筑物外墙使用光触媒材料净化大气空气,很多家庭使用光触媒抗菌陶瓷,很多化学实验室内安装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在室内墙面喷涂光触媒涂料杀菌净化空气。日本将光触媒当作21世纪战略产业。日本认为,世界的环境在不断恶化,光触媒利用光净化空气也将成为21世纪最热门的产品。
我国很多企业和研究所研究光触媒应用,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在应用领域较落后,自主品牌较少。广东美奇公司利斯特光触媒是国内光触媒产业自主创新的代表。他们开发的光储媒技术可以在普通可见光照射下产生光催化作用。一般光触媒只能在波长200~380纳米的紫外线光照射下,产生光催化作用,而需要进行光触媒治理的室内和车内往往达不到这种光触媒的激活条件。利斯特光触媒不仅可以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更好的作用,还可以在波长400纳米以上的可见光(自然光及日光灯光等)照射下被激活。
此外,利斯特光触媒在二氧化钛颗粒大小、分散技术和喷涂固定技术等方面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氧化钛颗粒越小,在同等面积的表面所形成的空气接触表面积就越大,而空气接触表面积越大,光催化作用就越灵敏,而一般二氧化钛结晶是在20~250nm之间,这样的颗粒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产生堵塞喷头等问题。而利斯特所生产采用的二氧化钛原料,粒径达到了2~5nm,最大程度地扩展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同时也解决了喷头堵塞的问题。
由于二氧化钛的比重大于水,如果分散技术不过关就会出现光触媒溶液凝结与分层的问题,不能保证施工的效果。利斯特光触媒的分散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是首屈一指的,不管经过多长时间的置放,只要轻轻一摇,少量沉淀的二氧化钛微粒就会迅速散开,保障了光触媒施工的均匀程度和施工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光触媒施工多采用AB喷涂固定的方法,即先喷涂一层粘合剂,再喷涂一层二氧化钛微粒,这样容易导致二氧化钛微粒被粘合剂包裹,不能直接接触到空气,从而影响使用效果。而利斯特光触媒采用一次喷涂固定技术,使用自主研发的电动低频压缩机,并改进了光触媒溶液的喷枪推进技术,使二氧化钛微粒在到达被喷涂物表面时被先期到达的粘合剂的表面张力控制在粘合剂表面,并迅速风干使微粒来不及陷沉于粘合剂,从而保证二氧化钛颗粒有效地接触空气,产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