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环境恶化谁买单 低碳革命势在必行低碳革命已经开始

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将被深深卷入其中。以新能源的开发和高效使用为核心的这场革命,究竟将把我们带进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它将如何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巨变面前,企业和机构如何应变求存?个人如何适应即将来临的低碳世界?为了适应这个新世界(12.70,0.33,2.67%),哪些固有的观念需要被重新审视?低碳,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低碳阴谋: 谁为人类生存恶化环境买单?

美国要征收“碳关税”,具体一点就是说,麦当娜最新全球巡回演唱会带来了163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征收碳关税的话(假设30美元一吨),其演唱会要缴纳的碳关税就是49050美元(1635吨×30美元)。而周迅为了抵消她在去年飞行149483公里产生的碳排放,约19.5吨,得花6000元买238棵树来弥补这个碳排放。一个中国家庭两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是5.6吨,以前放了就放了,吸了就吸了,以后可要收费了。

——著名财经学者 郎咸平

当低碳日渐走进人们视野的时候,你认为它是一种新的生活趋势,还是又一个政治手段,经济陷阱?

低碳,是环保,还是绿色新政?

低碳,是人类可以期待的新的生存方式,还是欧美打压中国的利器?

被称为“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何因“碳”而沦为一场吵架大会?

低碳,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碳,真是人类未来的魔障?

戈尔家里令人 “难以忽视的真相”

环保最初被提出时,可能仅是出于单纯的意愿,希望通过减少环境污染,来降低人们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使人类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但环保发展至今,已成为政治、经济的一个手段,脱离了原本的轨迹,变成了一场闹剧,一个超级的秀场。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如果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制定过高的环保标准,将意味着很多工厂会被关闭、叫停,将导致更多的人失去工作机会,收入下降,人们陷入贫困,引发更多的社会动荡和灾难。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了一部名为《难以忽视的真相》的环保纪录片,这部影片让戈尔获得了2007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这部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影片呼吁人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保护脆弱的地球。

但是在戈尔家中也有一个“难以忽视的真相”。在戈尔赢得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后的第二天,他老家一个名为田纳西政策研究中心的组织就披露了一个让他尴尬的事实。戈尔家两年中的用电量从平均每月1.62万千瓦时增加到了1.84万千瓦时。这个数字大约是普通美国家庭的15~20倍,普通中国家庭的100倍。

反观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仍有数亿人根本没有机会用上电。

“低碳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欧美等发达国家企图用温室效应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戴上了一副沉重的道德枷锁。发达国家一方面进行低碳排放的宣传,一方面却又肆无忌惮地排放温室气体。经过不断地宣传与炒作,无辜的“碳”一下变成了邪恶之神,罪大恶极,像远在中国的一只蝴蝶,只要抖动一下它的翅膀,就可以引发阿拉斯加一场飓风,置美国人民于水火之中。

人类的活动,工业化,真是地球上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吗?显然不是。

二氧化碳的增加一定会让地球变暖吗?虽然有众多研究机构的报告都在证实这一点,但从人类历史及科学的实践来看,这并没有在理论上得到科学的证明。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有限,如果按现有的技术条件,发展中国家也像发达国家一样的生活水平,至少需要三五个地球才能满足我们的胃口。

“低碳”背后是赤裸裸的国家利益,是国家为生存权利进行的苦苦争斗。

走向低碳发展: 来自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 □ 丹 婴

“低碳中国是一个具有更大的服务产业、更先进的劳动者技能和更少环境退化的国家,这种转变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中国经济50人论坛课题组8日在京发布最新研究报告, 组织了本项目中方研究的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站在发展中国家角度,建议建立新的国际合作机制,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减排合作。

中国经济50人论坛课题研究小组8日发布新书《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出谋划策。书中建议新增第三种协作减排机制“国家间协作减排计划”(ICP),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中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促进发达国家按其应负起的责任,进行必要的资金与技术转移,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实现更多的减排。

该书指出,目前世界上仅有两个国际协作渠道:清洁发展机制(CDM)和多国基金机制。这使得当前国际减排协作存在一些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太少;资金和技术转让发生在私人部门之间,难以实现大量公共设施以及国家层面的研发和试验计划的投资。樊纲表示,ICP机制比CDM机制更加灵活,不需要所有国家一致通过,而只要在双边或者多边谈判中达成协议即可,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多地参与到碳交易中来。

“这一建议可以看作是为‘后哥本哈根时代’准备的策略,”樊纲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当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研究院共同发表的《走向清洁——中国低碳发展的经济学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主要的高碳强度行业急剧消减碳排放,同时仍然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其发展愿望,是可行的。这份由中国、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专家共同完成的报告指出,中国通过提高能效和发展清洁技术等途径,可以实现2050年全球升温低于2℃的目标所要求的减排。中国在建筑、工业、交通和电力行业均有很大的减排潜力。中国将受益于早减排,立即行动是保证全球升温低于两摄氏度可能性的关键。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是由一批中国经济学家于1998年在京共同发起组成的独立的学术群体,目前已成为中国经济学家讨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一个重要场合。

低碳之路: 催生中国特色的“熊低碳” □ 丹 婴

2009年,“低碳”一词成为我国主流媒体的流行语。2009年12月15日,由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先生著述、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低碳之路》一书在北京举办了新书发布会。《低碳之路》是中国第一部专门介绍低碳革命的百科全书式的、面向大众的普及读物,她向中国的读者展开了低碳经济的全景式画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当天中午就播出了这一消息,主持人称,他对“低碳”的话题是“现炒现卖”。可见,该书对“低碳革命”的推广普及起到了重大作用。

熊焰先生能及时奉献给社会这样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不是偶然的。他所在的北京环境交易所虽然到2008年8月5日才正式成立,但在此之前,由熊焰先生担任董事长的北京产权交易所已经于2006年设立专门机构开始研究低碳课题,《低碳之路》一书也是经过三年多的精心研究和实践才厚积薄发出炉的,这与某些机构或学者的应景之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了出版《低碳之路》一书外,熊焰先生所领导的北京环境交易所在我国低碳领域至少取得了以下几项全国第一:(1)北京环境交易所是中国第一家市场化环境权益交易平台;(2)国内第一单自愿碳减排交易(天平保险完成购买北京奥运会绿色出行碳减排量,成为中国第一个碳中和企业)就诞生在北京环境交易所;(3)中国市场设立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就是由北京环境交易所和BlueNext世界上最大的碳现货交易所—BlueNext环境交易所作为发起方,中国林权交易所和美国著名NGO组织温洛克国际农业开发中心作为共同发起方,共同发起推出的;(4)中国第一个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的联盟组织——“中国碳中和联盟”也是由北京环境交易所于2010年1月8日启动的。

综合以上贡献,按照新闻界的惯例,凡重要学者或实践先行者对重大理论领域或重大社会实践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常常会用该创新领域主要代表人物的姓氏加上该领域的关键词,构成一个雅号,比如“吴市场”“厉股份”就分别代表了社会对吴敬琏和厉以宁在我国推动市场经济和股份制所做贡献的肯定,因此,将北京环境交易所的董事长熊焰先生称之为“熊低碳”也就不难理解了。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