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职业环境危害因素识别

  职业环境应视为接触的多方面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社会心理和人机因素等。劳动者过度接触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损害健康,甚至引起职业病、工伤和工作等有关疾病。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各类因素本身的特性、接触条件以及个体反应的特性。
  一、化学因素
  自然界存在数以万计的天然有毒物质,人类的进化首先也是从识别有毒有害物质开始的,工业革命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人工合成的化学毒物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有关资料显示已登记的化学物种类超过2300万种,这些物质中有超过700万种曾经在生产活动中得到过应用。我国是一个化工、农药大国,也是化学毒物、农药、鼠药等化学中毒灾害高发生率的地区。《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003版)》中收载的化学品就有39176种。我们首先要熟悉生产工艺,了解工艺中有毒物质的存在形式,如原料、半程品、成品、辅料、副产品及废弃物、夹杂物等,并且要了解化学物质在生产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如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粉尘、烟尘、雾等形式,以此为依据,可以从化学分类、理化特性去分析和预测可能造成的危害。如苯的氨基硝基化和物主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氰类化合物抑制细胞色素C,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脂酶等。
  二、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通常指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微小气候和气压等。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接触物理因素的职工人数增多,物理因素的强度也在增高。有些物理因素的识别是容易的,如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而微波、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只有通过仪器检测才能识别出来。如,电动缝纫机、电视屏幕、微波炉周围就存在电磁辐射。
  噪声,根据持续的时间和声波特征,可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时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变化大于40(dB)的称为脉冲噪声,声压波动小于5dB的称为稳态噪声。根据频率特性,又可将噪声分为三个频段,小于300Hz为低频,300~800Hz为中频,大于800Hz为高频。从危害程度来看,高频噪声大于低频噪声,间断噪声危害大于连续噪声。
  振动是由频率、振幅、速度和加速度几个变量来描述的,其强度常以速度或加速度率表示。
  微小气候是由作业点的气温、气湿、气流和周围热源的辐射热四个参数综合组成,它可直接影响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也影响到作业环境内其他职业因素的作用。
  电离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γ射线和其他类型的放射线。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高频波段等。
  三、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有动植物源性物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昆虫类等。饲养动物或接触皮毛工人可能由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生动物、螺旋体等引起健康损害。另外,接触含有真菌的植物类如干草、谷类、烟草、棉尘、甘蔗尘等也可能引起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炎症和过敏症。生物因素引起的职业危害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接触这类因素的职业者散在,单位小,乡镇企业居多,往往被忽略,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四、社会心理因素和人机因素的识别
  社会心理因素常见的包括:劳动者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对工作的兴趣,对工作满意的程度,人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家庭关系等。人机因素是指机器设备、工作环境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彼此协调关系,如机器设备操作方便繁??机械化、电气自动化发展,一方面人们从强体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另一方面用脑和精神高度集中的操作,复杂的自动控制及流水作业的职工日渐增多,工作性质单调、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些职业往往缺少体力活动,一但超过机体调节与适应功能,就会引起生理和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改变。实验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可导致心血管、神经系统早期功能失调。
  目前对社会心理因素和人机因素作定量评定尚有困难,但这些因素在现代劳动生产活动中对健康的影响已逐渐显得重要,在识别职业有害因素中必须重视。
  五、职业多因素联合作用的识别
  职业环境中常常存在多种职业有害因素,操作者同时或相继接触各种有害因素。如矿井工人可同时接触粉尘、振动、噪声、放射性气体等。铸造工人同时受高温、矽尘、噪声、振动、一氧化碳、金属烟尘等的作用。电焊工在通风不良的密闭区域操作时,除接触金属和焊割的烟尘外,由于紫外线和高温的存在,可将空气中的氧和氮和成氧化氮,并形成臭氧。职业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其作用强度和性质会有所改变,因此职业医学工作者要注意多因素联合作用对工人的健康效应,并制订某些常见职业因素联合作用的卫生标准。
  物理因素的联合:如高温和高湿,振动和噪声,低温和振动等。
  化学因素的联合:生产环境中常有数种毒物同时存在作用于人体,这种联合作用可表现为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在化工、染料、制药、冶炼等行业中,这种联合作用极为多见,如油漆工同时接触二氯甲烷和甲醇时,比单独接触二氯甲烷这作用持久,毒性有增强作用。
  物理和化学因素的联合:关于高温环境与工业毒物的联合作用研究最多。高温可改变化学物质的物理性状,如使有机溶剂挥发加快、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增加。动物实验证明,当大鼠同时接触甲苯和噪声时,所引起的听力损伤效应远远大约单独作用的结果。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