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激光性眼炎

【致病原因】

激光性眼炎(laser ophthalmia)是由于激光束射入眼内而造成。激光对生物体有光学作用、热作用、机械作用(包括冲击波)及电磁作用。可见激光波长为400~700nm,其80%以上可透过眼屈光介质被视网膜所吸收,所以在眼部主要造成虹膜、视网膜及脉络膜损伤,其中以视网膜后极部和黄斑区最易受损。

【临床表现】

1. 患眼受激光照射后视物模糊,眼前出现暗点。

2. 虹膜损伤后引起结膜混合充血、前房细胞阳性等虹膜炎体征,严重者发生虹膜穿通伤。

3. 视网膜损伤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①轻度:视网膜灰白色圆形凝固水肿斑,周围常有色素斑,损伤多于3~5d自行消退或残留少量色素沉着。②中度:视网膜白色凝固斑,中央可有点状出血及小气泡,形成小圆形出血斑。一般于1~2周后出血吸收,色素沉着。③重度:视网膜发生爆裂,眼底大面积出血,组织蒸发产生大量气泡,损伤2~3周后形成大片瘢痕和色素。

【急救处理】

轻度损伤可自行恢复。重者应予散瞳,同时服用糖皮质激素,补充维生素A、B、C等,用血管扩张剂以减轻损伤,恢复视力。

【预防】

在应用激光及制造或检修激光发生器时,遵守操作规则,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当激光用于临床治疗时所用所量不应过大。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