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场上93%的蘑菇都是经过荧光增白剂“漂白”的消息一经传出,杭州不少“菜篮子”有点急。蘑菇真的能被漂白吗?被增白剂漂白的蘑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普通市民应该如何区分?
本报记者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的确让人惊讶。
第1步
两种增白剂
12月5日,记者在谷歌网输入“荧光增白剂 出售”关键词,得到约44.4万条信息,其中不少卖家都标明了蘑菇增白剂型号、批次、价格、联系电话。
选择了上海和杭州滨江区的两个经销商,购买了粉状(约30克)和液态(约50克)两种增白剂,不计算快递费总价25元。
8日上午9点,两种增白剂送达。
漂白前
第2步
卖相不好的鲜蘑菇
在杭州大关农贸市场,记者购买的是一种表面比较脏、呈黑黄色、略带干瘪的蘑菇。摊主说,他这种蘑菇是6日直接从蘑菇棚中采购的,两天都没卖完,所以卖相不好,颜色黄一点。
买了两斤,8元。
把液态增白剂倒入清水中
第3步
一小时“漂白”实验
8日16:30,容器、水、蘑菇,以及关键的增白剂都准备妥当后,记者在办公室进行“漂白”实验。
粉状增白剂立即可使清水变成白浆
两个容器分别盛入约2公斤水,各添加了约10克的液态、粉状增白剂。粉状增白剂立即使水变成了白浆;而液态增白剂则需要搅拌。
放入蘑菇
17:05
两容器各装入4个干瘪、外表黄黑的蘑菇,并充分搅拌1分钟。
17:25
再次搅拌两容器,持续1分钟。这样的搅拌每20分钟反复一次。
17:45
再次搅拌时,液体中能见到少量从蘑菇表皮上脱落的沉淀物。
18:10
蘑菇被取出放入自来水浸泡1分钟,后晾干。原先添加了增白剂的溶液里,出现了更多的沉淀物。
漂白后
18:40
前后对比,蘑菇外皮的黑色几乎完全消失,黄色、干瘪的外皮变得白亮。从里到外,蘑菇已经“脱胎换骨”。
如果计算时间,蘑菇从入水到出水,过程约1小时。
如果计算成本,2公斤水至少可以重复使用10次~15次,每次至少可“美容”2公斤蘑菇。而据卖家说,每10克液态增白剂一般可兑50公斤水,每10克粉状增白剂一般可兑40公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