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在中医来说肾主封藏。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可以使明年身体更好,更少得病,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冬令进补与其服用大量补品,不如先从食补开始。因为只有食补才是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关键。
“药补不如食补。”亚健康人群、慢性疾病患者、大病手术康复的病人是冬季进补的三大人群。进补又分温补和凉补。温补主要用鹿茸、紫河车、红参等中药,凉补多用甲鱼、藕、梨。不管是温补还是凉补都要因人而异,肠胃功能和热性体质,或正在感冒的人都要谨慎进补。因此,大部分市民最好用适合自己的食补,达到养生的目的。
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另外,冬令进补时,为使胃肠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选用红枣炖牛肉、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整脾胃功能。
同时,进补者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