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在我国被列为老年人五大疾病之一,其危害性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冬季是老年人钙质流失最快的一个季节,而如何在冬季预防此病也尤为重要。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研究表明,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及其毒素可导致骨细胞中毒、坏死,使得骨量降低,从而诱发骨质疏松。因此,要尽量做到不吸烟,少饮酒,不酗酒。此外,应避免喝浓茶、咖啡及食用过多的高蛋白食品,因为饮用过量咖啡因饮料会促进尿钙排泄。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持规律的生活有助增加人体的健康“储蓄”。想预防骨质疏松这类慢性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关键。
摄入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
从儿童时期开始,即应注意补充钙与维生素D,以达到最高骨峰值。女性在妊娠与哺乳期间,也应注意摄取足够钙质以保证胎儿和婴儿能从母体获得足够钙量。饮食与光照是人体获得足够钙和维生素D的重要和便捷途径。在日常饮食中,牛奶、奶酪等奶制品以及豆腐、虾皮、骨头汤等都含有丰富的钙质。蔬菜中的苋菜、花椰菜、芹菜、紫菜等也含有较多的钙。
要注意的是,有些食物如糖类、牛羊肉等会促进骨钙的丢失。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达不到这一要求也应多晒太阳,以帮助人体获取维生素D。尤其在冬天,适当地晒太阳是预防骨质疏松症必不可少的措施。要提醒的是,晒太阳要尽量让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不能隔着玻璃。女性是患上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对她们而言,每天维持饮食均衡与充足的光照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