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进补最佳时机和年龄
中医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中医理论上讲“冬至阳生”,即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
中医还认为,进补一般女性宜从30岁左右开始。此时人体“肾气逐渐衰退”。现代医学也表明,30岁是人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的界线。原发性心血管疾病多数在30岁后开始出现症状,如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动脉硬化患者年龄基本在30岁以上;又如退行性骨关节炎,临床发现X线片有改变通常在30岁以后。
多吃温性食物少食寒凉
进补该选哪些食物入口呢?要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可多吃牛羊肉,炒菜时放点花椒、干姜、肉桂、草果、丁香等香辛料。
另外,海产品、菌类、韭菜、南瓜,水果如大枣、橘子、龙眼等都属于温性。
而猪肉最好少吃,因为猪肉属水属寒,对于阳虚体质患者则应禁食。时令的大白菜很多家庭都会储备,但其性寒凉,冬季怕冷人群也应该少吃。橙子与橘子口味相近,但是性质也偏凉,也应少吃。另外,家庭常见的寒凉食物还有泥鳅、冬瓜、芹菜、百合、银耳等。
进补的同时,腻滞厚味的滋补物品不宜过量,免得伤及脾胃反而效果不佳,损害健康。
除了饮食进补外,冬季尤其要注意养藏,在生活与工作当中注意节制,不可使身体过劳。这样才能给来年的健康打下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