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人们常因气候干燥而“上火”。火为五行之一,泛指一类阳性、热性的事物或亢进的状态。中医理论认为生理意义上的火为阳气所化,是生命的动力,如少火、命门之火等;从病理意义上讲,火系各脏腑机能亢进的表现,人们常说的“上火”多指这一层涵义。从中医观点看,冬季上火可表现为“三焦”之症状,因此,降火选药也应当对症。
上焦有火:突出表现为“吃不下”,这是火在心肺,症状有口干、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唇裂、目赤、头晕、耳鸣及微咳等。
用药指导:可选用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片)、黄连上清丸(片)、牛黄解毒丸(片)、三黄片等。也可用菊花、金银花、薄荷、板蓝根、桔梗各10克,甘草、胖大海各6克,用沸水泡茶饮用,一日一剂。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
中焦有火:突出表现为“受不了”,这是火在脾胃,症状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用药指导: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也可采用三黄汤加白芍煎汤服。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下焦有火:突出表现为“拉不出”,这是火在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症状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浑浊有味、尿痛、尿道灼热、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妇女阴部时痒、白带增多,甚至带黄。
用药指导:常用中药可选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也可选用八正散、三金片、复方石苇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