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医养生是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简而言之,所有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活动都是养生活动。中医养生对于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医养生是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简而言之,所有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活动都是养生活动。中医养生对于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医是如何养生的。
阴平阳秘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分别代表一定属性的物质和功能,如人体内的气为阳,血为阴,兴奋为阳,抑郁为阴。“平”是正常的意思,“秘”是固守、固密的意思。“阴平阳秘”表示阴阳既各自处于正常状态,也具有相互协调、配合关系。“阴平阳秘”作为人的健康态,体现在生命活动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如酸碱平衡、血糖平衡、代谢平衡等。此外,“阴平阳秘”还体现在人体活动的一种有序稳态上,这类似于现代科学所指的“内稳态”。“内稳态”是指人体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状态的倾向,如人体的体温、血压、血液内的酸碱度、血糖浓度等均为“内稳态”所调控,如果我们的身体达到这种稳态的话那就是健康的状态。
天人合一
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是指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有自己的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界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还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例如: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就能直接影响到人的情感、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医养生学认为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养生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