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冬季进补要因时而异各取所需

[导语]进入冬季后,人们的胃口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好转起来,因此,一到冬季,许多人就张罗着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补了。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冬季进补,来春打虎”。但在进补的时候,也有很多参数和变数,所以,应该强调:进补要因人、因病、因地、因时而异

什么人需要补

中医对进补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能补,不该补的去补,不仅对身体起不到好的作用,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补出问题来,那可真是费力不讨好。

医学上有个名词叫“人参滥用综合征”,就是说不该用人参的人用人参进补,可能会补出很多毛病来,如全身起疹子、瘙痒、头晕、血压高、发烧、出血、过度兴奋、精神错乱。可是有的人偏偏就喜欢补,有的庸医也喜欢开补药,把病人补出问题来,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患者也没有地方说理去。所以,在古代,中医就有“人参杀人无过”的说法,就是说盲目进补,甚至补死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不要跟着感觉补

进补还有个常见的误区,就是人们容易跟着感觉走。有些人感觉自己有些不舒服,比如乏力、头晕、手脚心发热、盗汗、性功能低下,甚至阳痿、早泄等,就认为自己肯定是身体虚了,理所当然该吃补品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虚不虚不是凭症状、感觉说了算的。

比如乏力,近几年有个时髦的名词叫慢性疲劳综合征,也是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很多人往往认为乏力就是身体虚的表现,乏力在中医学中称为身重,可以是虚,也可以是其他的问题,比如热毒、湿气、瘀血等。明代张景岳曾经说过:“身重多属于湿。”乏力如果见于舌苔厚重、齿痕多、身材胖大的人,则一般属于湿。这时候,不仅不能进补,还应该利湿化湿,进补只能导致乏力越来越加重。

头晕、头脑不清楚也是这样,不见得就是因为身体虚,《黄帝内经》中有“因于湿,首如裹”之说,就是说身体湿气大的人,会感觉头部如同被布包裹一样,迷迷糊糊不清楚。

男人性功能低下甚至阳痿、早泄就更是这样了,表现是性功能低下,但不一定是肾虚的问题,很多都是肝郁的问题,也就是心理问题造成的,也可能是瘀血或者别的原因。不是肾虚的原因,即使吃了再多的补肾壮阳品也不见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因为没找到病因,在治疗上已经南辕北辙了。

症状归症状,感觉归感觉,是不是需要进补不是靠感觉说话的,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来综合分析,最后判断体质究竟是不是虚,不虚的人则不能进补。所以说,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补,不虚的人花钱补,不但浪费金钱,还可能补出毛病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