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秋季进补应注意

[导语]秋季是进补的“黄金季节”,近来一些温补药材热销,不少人开始“大补特补”。但专家提醒,不恰当的进补方法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有时还会损害健康。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进补谨记“四忌”,即虚实不分、无病乱补、以药代食、进补过量。

秋季是进补的“黄金季节”,近来一些温补药材热销,不少人开始“大补特补”。但专家提醒,不恰当的进补方法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有时还会损害健康。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进补谨记“四忌”,即虚实不分、无病乱补、以药代食、进补过量。

我们从药房了解到,眼下如参茸、枸杞等药材卖得挺“火”,最近几周的销量都有所上升。一位药房的工作人员称,由于许多人购买这些药材来炖汤,最近如枸杞等药材的销量上升了约三成,而由于洋参等一些药材的提神作用较为明显,入秋以来能多卖两成。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补药也不能随便乱吃。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继而出现口鼻干、双目干涩、干咳等各种干燥症状。预防秋燥,市民应尽量以食代药,多吃滋阴润燥的食品,多吃含有丰富蛋白质、纤维素等的食物以及大量蔬菜、水果,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如果秋燥表现较为严重,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中药调理。不要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用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热,口淡涎多,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不要过度进补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可取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多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专家提醒市民,药补前一定要先到医院检查,根据医嘱酌情用药,对于人参等名贵中药,不能随意过量食用,以免出现鼻孔流血、血压升高等代谢紊乱症状。正所谓秋季进补要补之有道。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