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秋季养生按摩操

[导语]凉爽的秋天来了,但是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这个时候传染的燥邪为温燥,主要伤阴,即容易耗人津液,而呈现口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这时可通过按摩来缓解“秋燥”症状。

凉爽的秋天来了,但是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这个时候传染的燥邪为温燥,主要伤阴,即容易耗人津液,而呈现口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这时可通过按摩来缓解“秋燥”症状。

一、秋季养生按摩防“秋燥”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在秋天平时按按养阴润肺的一些穴位可以预与治疗燥症,主要的穴位有太溪、照海、太渊。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是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滋阴益肾的作用。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能滋阴清热,它同太溪穴配合能加强滋肾阴的作用。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与太溪穴相配可滋补肺肾之阴,有降虚火止咳的作用。

以手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指腹放在穴位上,其余四指自然放松,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揉动各2-3分钟,手法宜轻柔、稳健、有渗透力,可以间隔5分钟后再进行按摩,按摩时间总共以每穴5-10分钟为佳。也可辅助以循按法,由照海向太溪穴方向循经按推,时间同上。

二、秋燥鼻干巧按摩

按摩鼻子不仅促使粘膜分泌增加、鼻腔湿润、通畅;而且有治疗鼻炎,预防感冒的作用。

1、鼻外法用手指夹住鼻根两侧,用力向下拉,由上而下连拉12次。用此法拉动鼻部促使鼻粘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分泌鼻粘液。

2、鼻内法用拇指和食指伸入鼻腔中,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下拉12次。此法既可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增加耐寒能力。

3、点按迎香穴点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12次。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供应,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神经麻痹。

4、点按印堂穴点按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12次。可增强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能刺激嗅细胞,使嗅觉灵敏。

养生专家提醒说,为了防止“秋燥”伤人,人们应适当多喝些水,每天至少饮水1888毫升以上,并且要经常喝稀饭、淡茶、豆浆、果汁等。此外,还要多吃水果,每天吃1个到2个梨、山竹等凉性水果。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