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以至于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有着明显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常见的冷水浴有以下几种:
1.冷水浴最适宜的水温是20℃。
2.冷水浴的方法按作用由弱到强依次为擦身、冲洗、淋浴、游泳等。
3.一般从冷水擦身开始,适应后再转入较强的方法,并坚持到秋天或冬天。
4.开始锻炼时间宜短,2~3分钟即可,以后逐渐延长到10~15分钟,一般认为不宜超过15分钟。
5.如水温低于20℃则时间应相应缩短,水温越低,时间应越短。
洗冷水浴时应该注意:
1.冷水浴应该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坚持锻炼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剧烈活动后不宜马上进行冷水浴。
3.饭后不宜马上冷水浴。
4.进行冷水淋浴或游泳时须做准备活动,应在身体发热后进行。
5.体质虚弱、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发热者及酒后、妇女经期不宜进行冷水浴。
6.进行冷水浴锻炼时,要注意自我感觉和体重等变化,如出现身体不适、体重减轻、失眠和食欲下降等,应暂停冷水浴。
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用这种方法健身。有些人的皮肤对冷水敏感,遇到冷水就会产生过敏症状,如起疹子、生紫斑等,这类特殊体质的人就不能进行冷水浴。此外,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风湿病、空洞性肺结核、坐骨神经痛以及高热病人都不可进行冷水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