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宝宝秋季养生 捏脊疗法保脾胃

[导语]秋季宝宝捏脊疗法,宝宝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的情况。秋季宝宝如何健脾胃,捏脊疗法与宝宝保健

秋天来临之际,天气变化多端,宝宝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的情况。宝宝消化不良却不肯吃药,怎么办?其实,中医的捏脊疗法防治宝宝脾胃疾病特别有效,爸妈在家里也可以帮宝宝进行按摩治疗。


宝宝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推拿疗法的一种,古时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等脾胃疾病,故又称“捏积”。捏脊治病,是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手法,刺激身体某些经脉和腧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法十分符合儿童特点,不会给患儿带来什么痛苦,能防病治病,因而深受群众的欢迎。

捏脊的部位

捏脊的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经络穴位有风府、大椎、腰俞、至阳、命门、腰阳关、八、背俞穴等。通过捏脊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及调整脏腑的治疗作用。

常用手法

捏脊疗法常用手法为捏、拿、推、捻、提等,临床上,这几种手法综合运用,完成整个捏脊操作过程。

1.捏法:用双手拇、食二指将皮肤提捏起来,所提皮肤的多少要适当,提捏过多不易推进,提捏过少易于滑脱。

2.拿法:是捏法的进一步动作,拇指用力下压,食指用力上抵,拿法同捏法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

3.推法:以食指为主,将提捏起来的皮肤向前推动。具体作法是,将食指二、三节紧贴皮肤,与拇指协调,均匀地向前推进,边捏拿边推进,推进速度应适当,过快则容易滑脱,过慢则不易推进。

4.捻法:拇、食指相对用力,食指向前上用力,拇指向后下拿捏,使皮肤从内前向外后捻动,尤如捻线一般,使捏脊动作向前进。

5.提法:用拇、食指紧捏皮肤向外拉提的动作。具体操作时,每捏3至5下提拉一次,提拉时往往就在“俞穴”部位。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