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不但秋风肃杀,还会有干燥的“秋老虎”天气,而肺喜润恶燥,所以秋天的湿度下降时,燥气上升,肺首当其冲会受到伤害,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轻则干咳少痰、痰黏难咳,严重的会出现痰中带血的病症。所以,秋季养生应重点养肺。
下面推荐几种养肺的方法供您参考。
一、按摩护肺
1.肺经有个穴叫做“中府”,中府穴是中气汇集的地方,按揉这个穴位最能补脾肺之气。
2.太渊穴被称为肺经的原穴,按摩这个穴位也可以改善肺气虚的症状。
3.鱼际穴是肺经的火穴,点按可祛因肝火旺而引起的肺热咳嗽。
4.在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中,有“木火刑金”的说法,即肝火过旺会伤到肺。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化解肝火,平时要多按摩肝经的太冲至行间,使肝火及时疏散,火不来克金,肺自然也就没有内患了。
5.有的人先天肺气不足,身体没有火力,畏寒怕冷,言语低微,动则气喘,吸入的氧气很少,总有吸不进去的感觉,这就叫做“肾不纳气”。可以按摩督脉的命门穴,肚脐下的关元穴,肾经的太溪穴。
上述办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分别使用。
二、取嚏法
在这里借用一下养生大家中里巴人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养肺方法———“取嚏法”,这个方法可以上通鼻窍毛孔,下通前后二阴,通天彻地,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一举完成。
具体做法:用干净的卫生纸搓成两个纸捻,要稍有点硬度,把两个纸捻同时插入鼻孔,纸捻尖要贴着鼻内上壁,这样刺激性会较强。体内有风寒的人受了这样的刺激后自然就会打喷嚏,几个喷嚏过后,你会略微出点汗,表明风寒已经出来了。
取嚏法是锻炼肺脏功能的绝妙办法,不但对过敏症、虚寒症、气郁症、皮肤诸症相当有效,甚至连便秘和肾虚的问题都可以由这个办法得到改善。
三、运动健肺
可以在每天晚饭1到2个小时之后,先慢走10到15分钟,然后找一个环境安静、相对开阔的地方,站定后全身放松,两眼平视正前方,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掌相搭掌心向上,放于肚脐下3厘米左右的位置,吸气时收腹,再缓缓呼气放松。练习半小时,对健肺很有帮助。
中医把人体的五脏对应四季,认为每一脏腑的功能与其所对应季节的性质相关。而肺脏有主气机肃降的功能,与秋气相应。因此,秋季养肺是顺应大自然的运化规律进行养生的重点。而在养肺的同时应该先给肺“洗洗澡”“排排毒”来恢复肺最原始的状态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