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饮食保健 帮你预防秋季病

[导语]秋天来了,早晚温差大,不少市民开始盘算着秋季食疗养生,秋季饮食如何保健呢?秋冬食疗保健,下面听专家讲解一些我们熟悉的食物其中蕴含的宝贵药用价值。

秋天来了,早晚温差大,不少市民开始盘算着“大补特补”。但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常吃的食物,你是否认识到它们也是一种药呢?中医里认为“药食同源”,食物使用得恰当,会为你减少很多常见疾病带来的烦恼。下面听专家讲解一些我们熟悉的食物其中蕴含的宝贵药用价值。

粳米

粳米,即我们平时所吃的大米。粳米味甘淡,性平和。其实,粳米还有很多被我们忽视的药疗功效,《本草纲目》里就记载有“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将粳米炒黄,用来煮成汤水饮用,可以益胃去湿,对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疗效。另外,淘洗粳米时第二次滤出的米水具有清热凉血、利小便的功效,煮水温饮或冷饮可治由于内热造成的烦渴、眼睛红肿等症。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在中医里,盐还有很多其他的用处。盐味咸、性寒,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可治扁桃腺发炎,做法是倒适量盐在喉咙发炎处,有消炎开痰的作用。对于牙痛、牙龈出血等症状,用少量盐敷在患处,或用低浓度的盐水涂抹患处,可以止痛、止血。

生姜

作为调味料,生姜常被恰到好处地搭配到各式各样的菜肴中,锦上添花。据黄红中介绍,生姜性味辛、温,有解表、散寒、止呕、解毒等作用。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于治感冒轻症或预防感冒,做法是煎汤加红糖趁热服用。《千金要方》的作者孙思邈还认为姜对于胃寒呕吐症状,把生姜洗净后打烂、绞汁,用量三滴至十滴,以开水冲服,有调和脾胃、止呕的功效。此外,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

紫苏

日常人们常用紫苏叶来炒田螺或煮鱼,主要是因为紫苏叶性味辛温,能解鱼蟹毒,去除土腥味。如果中了鱼蟹毒,可用紫苏约50克煎水服用,或配合生姜同用。紫苏的另一个功效是解表散寒,可治疗风寒表症(发热、无汗等),做法是用紫苏叶煮水洗澡,或配生姜同用。此外,紫苏能行气安胎,用6~9克煎汤,常配砂仁、陈皮同用,可治疗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辣椒

提起辣椒,人们对它可谓“又爱又恨”,平时尽量敬而远之。但其实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辣椒的药用价值也很大。辣椒性味辛、热,能温中散寒、健胃消食。吃饭不香,饭量减少时,在菜里放上一些辣椒,就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单独用少量辣椒煎汤内服,可治因受寒引起的胃口不好、腹胀腹痛。平时适当吃一点辣椒,对于居处潮湿的人,预防风湿病和冻伤都有好处。

专家提醒,在食用以上食物时要注意适量,以免食用过多造成不良的后果,秋季饮食讲究均衡和适量,还望大家引起注意,不要毫无章法的大量使用。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