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专家浅谈秋季养生

[导语]秋季天气干燥,气候多变,“秋燥”容易造成上呼吸道黏膜和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流失,从而出现上述诸症。大自然的气候变化是人人所要面对的,我们只有改变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适应大自然。那么应该如何做呢?首先应了解一下自已的身体状况。

秋季天气干燥,气候多变,“秋燥”容易造成上呼吸道黏膜和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流失,从而出现上述诸症。大自然的气候变化是人人所要面对的,我们只有改变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适应大自然。那么应该如何做呢?首先应了解一下自已的身体状况。

一、中年身心负担重

专家根据多年保健工作的经验指出,中年是顶峰,是生命力最旺盛、最健康的时候,过了这个阶段就开始往下走。机体开始衰退,但衰退的快慢全在自己。生命的规律如此,违背规律永葆青春不可能,但注意自我保健可以延缓机体的衰退。

二、以水养生不可少

干燥的秋天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约600毫升以上,所以,补水是秋季养生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临睡之前各饮水200毫升,白天两餐之间各饮水800毫升。但有些人喝水效果不一定好,可以喝绿茶,或去买胖大海、枸杞子、玄参、玉竹、麦冬、罗汉果等泡茶喝。餐桌上的汤是不能少的,可以补足水分。牛奶、豆浆有补益气血、滋润皮肤毛发之效,因此每天千万不要忘了喝。

三、食疗防秋燥

秋天易使人伤津液,因此应用一些生津养阴、润肺化痰之食疗方,如北沙参、百合各30克,鸭肉150克,共煮,待鸭肉熟后饮汤食肉;雪梨1个(去核),将川贝粉3克,冰糖10克混合后,轻轻纳入梨中,隔水蒸熟,食梨饮汤;鲜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汤服食;玄参15克,麦冬、生地各12克,煎水代茶饮;红葡萄60克,荸荠、白茅根各30克,煮汤当茶喝;把适量的胡萝卜洗净切碎,加米一同煮粥;银耳20克,冰糖少许,炖熟食用。

四、多吃枣、橘易伤身

红枣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药,民间食补也常用。去年北方的冬枣来杭州,有人吃了太多的枣子后出现腹泻、口腔溃疡。枣子虽然不是热性食物,但也属温性,温性食物吃多了会生内热,加上没有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口腔溃疡就有了温床,且枣皮滑肠还易腹泻。吃了橘子易上火,酸性的物质对口腔黏膜也有损害。比较适中的是一天只吃1个橘子,10个大枣。充足的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会让秋冬的皮肤光洁滋润,不易感冒。

五、枫斗并非人人适宜。用铁皮枫斗加西洋参来调理许多阴虚患者的身体,疗效很好,如今这一组方在民间流行,不少市民自己选购原料,自己磨粉配制来吃。其实这种保健品不是人人能吃。如湿阻、阳虚的人就不能吃,不但白白花钱,还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