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洗脚,升阳固脱。”足部按摩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保健方法深受市民的喜爱。在秋季养生中,足浴这一保健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足浴与洗脚不同,洗脚主要是清除足部皮肤表面的细菌、污垢及汗液。因此,不能用足浴代替洗脚。足浴前应该用温热清水洗脚,清洗掉足部的细菌、污垢及汗液后,方能进行足浴。进行足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足浴
一、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
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二、足浴是利用药力和热力的协同作用而发挥效用的。
药液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稍冷即应调换药液。浴后,应立即擦干脚部的水,穿上暖和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三、足浴的时候,由于足部血管受热扩张,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
这时候可以暂停足浴,让患者平卧片刻后,症状就可以消失。也可给患者冷水洗脚,使足部血管收缩,以缓解症状。
四、如果足浴中使用的药物引起了皮肤的过敏,应该立即停止足浴。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进行治疗。
专家指出,经常进行足浴,使足部的涌泉、太冲、隐白、昆仑等穴位都受到热力刺激,就会促进人体血脉运动,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脉,强身健体,推迟衰老,祛病延年。对于压力大,经常失眠、工作疲劳等人群有很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