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中秋,是万物成熟的收获季节,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中医素有“秋冬养阴”之说。气候转凉,是养生健体的好时机,此时的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养生,皆以“养收”为原则。
情志养生做到神志安宁
按照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秋属金,主敛肃,应于肺。特别是在秋风萧萧、秋雨绵绵的肃杀时节,人的情绪波动很大,容易受到压抑,产生悲忧之情绪。所以,秋季养生要注重修身养心,并按照自然规律“养收之道”,安情绪,敛神气,清肺气,顺应秋气之变。
秋季忧和悲的情志容易伤肺,这是因为二者与肺有密切关连。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等症。
情志养生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在精神调养方面,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
工作之余,常常读书绘画、种花垂钓等,均有助于陶冶性情,培养乐观性格。秋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可登高望远,应秋气以收敛神气。
饮食养生重在防燥润肺
在秋燥当令之时,应保持饮食清淡、环境温润、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苑惠清的秋季养生观点。
秋季是收获季节,人也开始收藏津液。本来肺主水,水生津,肺金易被燥邪所伤,加上秋燥,人们容易患许多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流感等。因此,秋季食养以防燥滋阴、养肾润肺为主。无论是对食物的选择、调配,还是服食方法、宜忌等,都应时时保护肺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