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其实古人也早已发现在炎炎的夏日,容易引起很多疾病,“疰夏”就为其一。
“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暑热和体质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至开始,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条。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起居嵇康《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或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意念中存想心中有冰雪,便不会感到天气极其炎热了。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饮食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相关链接:《夏至九九气候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雪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沐浴;
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
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