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后,有些人尤其是老弱妇婴,会出现周身乏力、困倦、不思饮食等症状,但一到秋凉,又会不治自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苦夏”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造成“苦夏”的原因是体质瘦弱,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对夏季气温湿度的调适能力差,以及由此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发生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及循环功能失调,于是引起一系列不良生理症状。一般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强体质: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夏季以早晚到公园、江滨、湖边、庭院等空气清新地方开展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项目为宜),以疏通人体经络和增强体质,提高对高温环境的适应和耐受能力。
二、心理调节: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心理状态易失衡,会出现心神不宁、烦躁不安等,以致食欲不振,睡眠不良,对健康有诸多不利。因此,要学会善于自我心理调适,养成心平气和的良好性格,保持情绪稳定。
三、保持睡眠:夏季昼长夜短,又因燥热,一般人睡得晚,可用午睡补充。以1~2小时为宜;为提高睡眠质量,可在临睡前1小时喝些牛奶,或用大枣、桂圆、核桃、莲子等熬粥食用,既能补充身体水分,又有滋补营养作用,且能助眠。
四、饮食调理:适当多吃些高蛋质食物,如鲜鱼、牛奶、瘦肉、蛋类、豆制品等,以补充营养。三餐膳食应尽可能多样化,经常调换主副食花样,做饭菜要注意粗细搭配,荤素结合,营养合理及色、香、味、形,以提高食欲和保持食量充足。同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并要多吃些新鲜果蔬,以弥补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
五、药浴保健:坚持每周洗一次适合自己的药浴,这是盛夏最适宜的健身养生措施,既能消暑,又能防病。药浴主要有风油精浴、十滴水浴、人丹浴、大蒜浴、艾叶浴、菊花浴、桔皮浴、醋浴等。这些药浴方法简便,效果良好,浴后可使浑身凉爽、头脑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