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季,有些人感到暑热难耐、体疲力乏,甚至还会中暑,而有些人则若无其事。这主要是各人的热耐受力不同。所谓热耐受力,是指肌体对外界环境热量的忍耐程度,主要是指肌体在接触“亚致死高温”后产生的耐受性。那么夏季如何提高耐热能力呢?
专家指出,人体的热耐受能力与热应激蛋白有关,而这种热应激蛋白合成的增加,与受热程度和受热时间有关。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中,热应蛋白的合成增加,使人体的热耐受力增强;以后再进入高温环境中,人体细胞的受损程度就会明显减轻。专家指出,获得或提高热耐受能力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耐热锻炼,即在逐渐升高的气温下进行锻炼,以达到适应更高温度环境的目的。而初夏这一时段,日平均气温的变化正好符合“逐渐升高”的特点,所以是进行耐热锻炼的最好时机。
具体做法是:每天安排1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室外运动,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做操等项目,每次锻炼的强度不能太大,一般以出汗为宜,这可舒张毛孔,增强肌体的散热能力。运动时间与强度应视气温的变化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若气温高于28℃,湿度大于75%时,则应考虑减少运动量。
在进行锻炼的同时,要尽可能适应自然界的环境温度,尽量不要使用电风扇、空调。一般坚锻炼一个月,在酷暑来临之际,肌体的热耐受力就会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