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炎”是发生在夏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这种皮炎的发病主要与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排汗增多有关。
出汗是人体在夏天主要的散热方式,而汗液中含有大量人体组织的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大多为酸性,比如尿素、尿酸、乳酸、氯化钠等,会与皮肤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引起皮肤内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细胞聚集,从而导致皮炎的发生。
出汗多的部位,往往就是皮炎易发的部位,比如颈部、四肢伸侧及躯干,尤其以下肢最为多见,且往往分布对称,形状不规则。夏季皮炎起初会表现为红色斑块,上面布满密集成片的细小丘疹和丘疱疹,也有可能会出现隆起的风团样损害。患者会觉得瘙痒剧烈,常常因为忍不住反复搔抓而继发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瘙痒剧烈时,还容易使人心烦易怒、胸闷不畅,出现胃口下降、睡眠不佳等表现。
专家指出,夏季皮炎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气温密切相关。天气凉爽,瘙痒感自然会减轻,天气闷热,则会加重。对多数患者来说,秋凉后皮炎便可不治而愈,但到来年往往还会复发,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多次反复,患处的皮肤就会增厚。
天热后,不少人习惯于大量使用花露水以避免蚊虫叮咬或祛除汗味。但花露水使用过量,可能反而会引起身体发痒等过敏症状。因此,使用花露水应该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得了夏季皮炎后,涂抹花露水不但不能治疗皮炎,而且其中所含的“伊默宁”成分还可能会进一步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加重皮炎症状。
专家指出,得了夏季皮炎,首先切忌饮酒,并忌食容易引起过敏及刺激性的食物。平时应该经常用清水冲洗患处,而不要用热水或碱性很强的肥皂烫洗。洗后要用干而柔软的毛巾轻轻揩干并搽些清凉止痒剂或含有激素的止痒搽剂,避免用毛巾反复摩擦皮肤或搔抓。一旦皮肤出现破损,应该及时用药。如果瘙痒剧烈,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夏季皮炎的治疗,需要同时外用和内服药物。可外涂含有硼酸、氧化锌等的溶液,例如3%硼酸溶液、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等,同时口服扑尔敏或开瑞坦等抗组胺药物。但需要注意是,抗过敏药物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否则不仅会使药物失效,还会引起不良反应。
中医药防治夏季皮炎,遵循在内清解里热、在外透解暑热,这一表里同治的原则,疗效较好。
相关链接:夏季怎样预防皮炎?
专家指出,夏季皮炎容易反复发作,要防患于未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夏天要多喝水,而不宜多喝含糖饮料,多喝水可以稀释汗液里化学成分的浓度。
2、可经常用温而偏凉的水清洗患处,切忌为了止痒而用热水烫洗患处。
3、不宜穿不透气的衣裤,最好穿着棉麻或真丝等全天然的衣裤。
4、高温天气下尽量多待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频繁外出。外出时无论阴天和晴天最好使用黑色遮阳伞遮光,因为黑色能吸收各种波长的紫外线,以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5、很多食物和植物也可防治夏季皮炎,如薏苡仁汤、绿豆汤、大麦茶、菊花茶、金银花露等。也可用鲜藿香、鲜佩兰煎汤代茶。
6、潮湿闷热的季节可以启用空调除湿,以免身体出汗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