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夏季进补食物有哪些?

[导语]中医养生素有“夏补三伏”之说,民间也有“夏令进补,冬天打虎”的健身谚语。夏季气温高,人体皮肤血管扩张,胃肠道的供血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和抵抗力随之减弱。因此,夏季要清补。

中医养生素有“夏补三伏”之说,民间也有“夏令进补,冬天打虎”的健身谚语。夏季气温高,人体皮肤血管扩张,胃肠道的供血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和抵抗力随之减弱。因此,夏季要清补。

专家强调,清补还是强调补养,只不过在补养的同时应兼具解热消暑的功用,以对抗酷热。这一点对于老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人到老年,舌头上味蕾减少,嗅觉迟钝,加之炎热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理改变,就会使食欲进一步减退。如果饮食再过于清素,哪里还会有胃口?况且一味进食蔬菜、瓜果,人体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会不足,势必会削弱机体抵抗力,从而达不到补养的目的。

夏季哪些荤食和补品具有清补作用?

1、鸭肉性味甘咸、平、微寒,入胃、肾经。鸭肉具有补虚清热、除湿解毒、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虚劳、脾虚湿热等症。现代营养学认为,鸭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营养成分。体内有湿热、虚火过重的人适合吃鸭肉,特别是低热虚弱、食欲不振、咽燥口干、便秘少尿、脾虚水肿、自汗虚汗、遗精早泄及女子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患者更为适宜。

2、泥鳅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据分析,每100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9.6克、脂肪8.7 克、钙28毫克、磷2毫克、铁0.9毫克,并含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物质,因而有人将它称为“水中人参”。中医认为,泥鳅有补中益气、解渴醒酒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渴饮无度、温病热盛口干、阳痿不举以及传染型肝炎、痔疮、疥癣等症。

3、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0%左右,是猪肉的2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鱼肉中还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等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鱼肉中的特殊脂肪酸具有降糖、护心、抗癌等多种功效。

4、西洋参性凉而补,能扶正气、降火、生津液、除烦倦。酷暑盛夏,炎热多汗会损耗正气,损耗人体的阴津,伤阴生虚火,人会出现疲乏休怠、心烦意乱、舌红尿赤等症状,可取西洋参1克—2克,泡开水代茶饮。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