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餐桌上的食物格外丰富,各种生冷食物也纷纷出笼,同时由于气温高,适宜各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如果不注意卫生,食物上未死的寄生虫会随同食物进入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一般情况下,寄生在人体内的一些成虫吃药后就可驱除,但若寄生虫的幼虫一旦进入人体的脑、肝、肺或心脏等处,则很难治疗。
1、淡水鱼虾与华支睾吸虫病
有些民间说法并不科学,如“生吃螃蟹活吃虾”就是不正确的。这主要是因为淡水鱼虾中有华支睾吸虫的囊蚴寄生,可使人得华支睾吸虫病,也叫肝吸虫病,其症状表现如同肝炎。所以淡水鱼虾一定要做熟了吃,像生鱼片之类的生吃法并不科学。
2、猪肉与绦虫病
猪肉是人们最常食用的肉食,不过一些猪肉中含有囊虫(绦虫的幼虫)。如果囊虫被人吃进体内,会得绦虫病,囊虫若在脑、眼、心脏等处寄生,危害极大,治疗较困难。所以绦虫病患者必须及时治疗,否则会患上囊虫病。
3、青蛙和曼氏迭宫绦虫
青蛙也吃不得,因为青蛙是曼氏迭宫绦虫的中间宿主,吃青蛙时,如果未死的曼氏迭宫绦虫幼虫进入人体,可使人体组织遭到破坏,出现失明、昏迷、皮肤瘙痒,甚至瘫痪等症状。
4、螺肉生吃不科学
一些螺体内有寄生虫存在,由于寄生虫所处的生长阶段不同,对人体的危害有所不同。玛瑙螺不宜生食,生吃可使人头痛、恶心、呕吐、发热、间歇性嗜睡或昏睡;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头、躯干、四肢的各种类型的知觉异常,如烧灼、麻木、疼痛等;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视力障碍、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