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伏天,“苦夏”就开始了。中医称的“苦夏”之“苦”,始于脾胃。人体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继而出现全身倦怠无力、心悸、失眠。这是因为夏天气候炎热,暑气肆虐,时而暴雨,雨后潮湿的感觉会停留很久,暑、湿、热三气会影响人的食欲,从而也制造了苦夏。
因此,专家认为,夏天饮食应以清淡、苦寒、有营养、易消化的为佳,避免黏腻碍胃难以消化的食物,概括起来应注意以下几项:
1、饮食宜清淡:清淡饮食能促进食欲,可选择绿豆、白扁豆、西瓜、荞麦、大枣、牛肉、鸡肉、鲫鱼、蜂蜜、牛奶、豆浆等食物。
2、食物宜搭配:细粮与粗粮要适当搭配;稀与干要适当安排;荤食与蔬菜配制合理,夏天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荤食,肉类以猪瘦肉、牛肉、鸭肉及鱼虾为好。
3、勿过食生冷:暑热兼湿之时,天气火热,汗出易多,过食生冷、寒凉之物则脾胃。尤其是和儿童,老人的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小儿、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热湿邪的侵入,影响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生冷食物、饮冷饮,就会损害脾胃。
4、勿暴饮暴食:夏天的饮食不能过饱,尤其晚餐更不应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