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人体阳气旺盛,阴气不足,是中暑、中风、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老年人因机体的冷热调节能力下降,如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并及时补充体液,容易诱发多种疾病。老年人在夏季更要注重养生与保健。
1、按摩保健
夏季在人体主心、脾,故心、脾气自然旺于夏季,而热、湿邪最宜伤及心脾两脏,使心、小肠、脾、胃的功能失职,故夏季的按摩养生应以心、小肠、脾、胃经上的穴位为主。可选用阴郄、丰隆、三阴交、梁丘、足三里、后溪,肾俞,命门,关元,百会,劳宫,合谷,天枢,上巨虚,膈俞、脾俞等穴进行按摩。
2、注意科学饮食
一要多喝清凉解暑的饮品,如淡盐水、绿豆水、酸梅汤、菊花茶等,以补充因身体出汗造成的消耗,但不要贪食冷饮。二要常吃凉性蔬菜瓜果,如苦瓜、冬瓜、西瓜、豆芽、银耳、香蕉等,以增强体内抗毒能力,减少暑气及热毒对人体的伤害。三要讲究营养,夏季老年人需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粗纤维食物,如瘦肉、牛奶、豆浆、蛋品、豆腐等,以补充人体消耗。
3、情志有序
《管子·内业》里曾说:“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故应保持对生活饱满的热情与心态,加强学习和修养,培养诸多的生活情趣,如绘画、书法、雕刻、音乐、下棋、种花、集邮、钓鱼、旅游等,从而乐观向上、怡神调志。老年人应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成,这样才能“无厌于日”,“度百岁乃去”。
4、运动锻炼
老年人大都喜欢晨练,有的一大早就进行长跑等剧烈运动,其实上午6时至9时污染最严重,而且老年人早晨基础血压高,剧烈运动对身体很不利。锻炼最好应改在下午,即使是晨练,也应找个空气好一点的地方,做做操、打打太极拳等。
5、注意养阳
春夏养阳,也不能太过。在药治疗、进补时也得倍加小心。比如,用参、鹿茸等热性药时,达到启发生长之气即可,万万不可多服久服而引动邪火。
6、防中暑
夏季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劳作或奔走。居室内要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内经常洒些清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既降温又能调节湿度。使用空调降温时,勿使室内外温差太大,否则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和干燥综合征。夏季宜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穿衣宜选择轻、薄的棉纺织品。在出汗过多的情况下,要及时补充机体水分,如喝淡盐水、绿豆水、清茶水等,从而避免因体内体液大量流失而造成的虚脱、休克、中暑等现象。
7、饮食有节,清暑化湿
炎热的夏季是人体消耗能量最大的季节,因此,脾胃养生是夏季至为重要的关键一环。提倡“五低”饮食,即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食物,宜清补、平补。但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和能量,因此应补充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最适宜的食物有:绿豆、小麦、鹅肉、鸡肉、苦瓜、冬瓜、番茄、西瓜等。老年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过饱易损伤脾胃,如古人云“饱生众疾”,“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建议要少食多餐。科学饮水,补充水分是夏季老年人防暑养生不可忽视的一点,以温开水、温茶水、绿豆汤、酸梅汤、矿泉水、西瓜汁等最适宜,最好不喝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
8、早起早睡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应调摄起居,不妄劳作,注意衣着,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注意饮食,不宜吃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饭后不要立即躺卧,应稍事活动一下,以利饮食消化。调摄起居,应符合自然界阳长阴消的规律。注意昼夜节律,早起早睡,晚睡前应温水洗澡,同时培养午睡的习惯,以消除疲劳,焕发精神;避风而眠,“夏夜避风如避箭”,纳凉应有节有度,在室内睡眠不宜选择过堂风口之处。不妄劳作,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夏季着装应以轻、薄、柔软为好,使人穿着舒适而凉爽。
9、防肠道病
老年人夏季不贪食生冷食品,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以免出现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