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食物中毒细菌污染食品并在其内繁殖,产生大量毒素,毒素直接作用于胃肠而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在5-10月较多,7-9月尤易发生,此与夏季气温高、细菌易于大量繁殖密切相关。常因食物采购疏忽、保存不好、烹调不当、生熟刀板不分或剩余物处理不当而引起。节日会餐时、饮食卫生监督不严,尤易发生食物中毒。因此,为预防胃肠型食物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1、禁止食用病死禽畜。因伤致死,经检验肉质良好者,食用时应注意;弃去内脏,彻底洗净,肉块要小,煮熟、煮透;刀板用后洗净消毒。已变质的肉坚决不食。肉类、乳类在食用前应注意冷藏。
2、生鱼生肉和疏菜应分开存放。剩余饭、菜、粥等要摊开存放通风清凉处所,以防变馊,下餐食前须彻底加热。
3、肉要煮透,接触熟食的一切用口要事先流水洗净,切生鱼生肉的刀板要经清洗消毒才能切熟食。蒸煮螃蟹要在沸水中充分煮透。吃剩的螃蟹存放超过6h者应再煮一次才能吃。醉、腌蟹不能杀菌,最好不吃;必要时加醋拌浸,可以杀菌。
4、饭菜现做现吃,避免剩饭剩菜。
5、售卖食品时,切实做到货款分开,以免食物污染。
7、消灭苍蝇、鼠类、蟑螂和蚊类,不在食堂附近饲养家畜家禽。
6、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感染者及带菌者,应暂时调离饮食工作单位,并予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