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夏季养生之小满节气防未病

[导语]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是小满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此时气温明显升高,已进入运气学中的“三之气”,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是厥阴风木,属风属火。因此小满养生要点是防未病。

小满

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是小满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此时气温明显升高,已进入运气学中的“三之气”,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是厥阴风木,属风属火。因此小满养生要点是防未病。专家指出,“三伏天灸”作为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下面具体看一下:

一、“治未病”理念的内涵

“治未病”是中医学说的基本法则,也是“预防为主”这一策略的早期思想和理论基础,它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方法,其中包含着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二、“三伏天灸”和“冬病夏治”

三伏天灸,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疗法,属于“冬病夏治”的一种医疗手段,即在夏天治疗冬天易患、易发作的疾病。根据中医理论,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人体毛孔开泄,经络气血最为畅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是“冬病夏治”、“寒病热治”的最佳时机。此时,运用药物敷贴,可使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是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

“三伏天灸”即在三伏里每伏的头一天,将配好的中药碾成粉末后,配新鲜姜汁制成药膏,分别贴在人体不同的穴位上,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去邪的效果,增强肌体免疫力,减少冬天发病次数,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据专家介绍,由于药灸是通过皮肤刺激穴位,过敏体质者容易发生皮肤过敏,因此,医院配药比例是减轻皮肤表层刺激,加强深层反应,在传统处方中加入麝香等贵重药物,以强化驱邪去病效果。  

三、“三伏天灸”适应范围和作用

专家介绍,南方气候湿热,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加上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等因素,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如果 在三伏天贴药,可以补益人体元气,驱散体内寒邪,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习惯性腹泻或便秘以及虚人感冒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即使没有疾病,三伏贴药也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四、“三伏天灸”应注意事项

天灸治疗后皮肤会有发热感,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4~8小时为宜,小孩时间以1~3小时为宜,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贴药期间应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腐等。

专家特别提醒:贴药期间常规性治疗要同时进行;贴药后如皮肤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