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最容易出现营养问题的季节之一。因为酷暑高热的煎熬,人体往往会出现排汗增加、食欲下降、身体疲惫的感觉。因此,人们在夏天,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人们在夏季可以选用西洋参、石斛、麦冬等益气生津的药物适当进补,以调补正气,改善体质。但是,夏季进补要掌握分寸,运用恰当,否则非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有害。
一忌:有湿热者忌补。病人如有舌苔厚腻、胸腹胀闷、肢体酸重、小便黄赤等,是湿热困脾所致,不是真虚,故不能进补,否则有闭门留寇之弊。
二忌:暑热未清者忌补。如过早进补,会使暑热不易消退,甚至使已经逐步消退的暑热死灰复燃。所以一定要结合清暑退热药,如清暑益气汤。
三忌:腻补。夏天多热多湿,补药的选择要注意补不助湿,补不增热。即要清补,而不能腻补、蛮补。因此,十全大补膏等成药、熟地等补药,甘温助热,应当忌用。
四忌:体素无病,身体强壮者,一般不需补药,更忌长期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