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夏季应注重养生

[导语]夏季三个月,从立夏到立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阳气最易发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之交,万物华实。”夏天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

夏季三个月,从立夏到立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阳气最易发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之交,万物华实。”夏天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此时要顺应自然,注意养生,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1、慎起居。夏季人体心火旺,肺气衰,且太阳升得早,因此应晚睡早起。同时由于中午气温高,不宜外出,为了补充夜间睡眠不足,中午应适当午睡。由于夏天暑热外蒸,毛孔开放,汗液大泄,此时机体最易受风寒侵袭,因而不可在露天、凉台或树下睡觉,以防因风寒湿邪侵袭而生病。明人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说:"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

2、调饮食。夏季因胃纳差,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瓜果、鸡蛋、豆制品等,可适当吃一些粗粮,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B。少吃大鱼大肉等油腻食品。由于夏天喝水多胃液被冲淡,降低了胃液的杀菌能力,因而最易导致胃肠道传染病。同时由于夏季食物容易腐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3、防中暑。由于天气潮湿闷热,汗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大量积蓄而引起中暑。因此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期工作,勤洗澡,勤换衣。热水洗澡能祛暑除湿。

4、养津液。按中医的理论,盛夏最易"大汗伤津",伤津之后,由于"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衰。因此要多饮水,出汗多时要饮淡盐水。夏天可用中药五味子掏碎煎服,代茶饮用,治"气虚不敛,口渴多汗"。中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夏日常服五味子,能益五脏之元气"。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