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饮食以养心为要
立夏时节正值春夏交替,气候由暖转热,又风大物燥,容易给人们造成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口腔溃疡、牙龈红肿等“上火”病症。为防止“上火”,首先饮食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应该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油腻或辛辣的食品,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达到养心强心润燥降火的目的;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以增加纤维素、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的摄入,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多饮水,以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预防心脏病和体内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少量喝点红酒以促进气血的流通。“此外,饮食还要避免病从口入,杜绝变质腐坏的食物,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几率。
情绪调节很重要
立夏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中医讲:”气血易滞,血脉易阻“。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使人们心火过旺所致。”特别是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等病症。每年夏季因生气发火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人甚至出现猝死。所以,老年人在立夏之时要做好精神养生,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喜怒太过而伤心,要多做一些有益于休养身心的事情,比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练练书法、打打太极、听听音乐、侍弄花草等,可以调节老年人的烦躁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中午小憩不可少
从节气特点来讲,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最好能利用中午少睡片刻。已故国民党元老阎锡山生前最重视睡”子午觉“,这完全合乎中医养生规律。所谓”子午觉“,就是在每天的子时、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立夏后中午天气渐热,很多不能午休的上班族将此时当做锻炼身体的时间,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过量则伤阴,这有悖于中医养生理论。
温馨提示: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及午休,加强”静养“,如有其它疑问,可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