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汗过多
中医对出汗分为两类:即散热性出汗、情志性出汗。散热性出汗是津液通过阳气蒸腾气化排出的液体。像天气炎热、穿衣过厚过多、渴饮热汤、劳动疾走等,是体内之热外泄,排汗外出;情志性出汗,是因情绪激动、愤怒紧张、惊恐心乱等出汗。“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疾走恐惧,汗出于肝”(《素问。经脉别论》)。神志活动平衡也受五脏生理功能调节,神志活动过极会影响汗的正常排泄。
夏天,往往是这两种出汗都会有。暑热出汗,就是热重,迫津外泄,汗大出,阳邪,伤气;感暑热之邪,暑热邪气既迫津外泄,又内煎阴液,使得人体阴津耗伤,阴邪,气也随之耗散。因此,夏天人容易气虚,会出现极度口渴、咽干舌燥、尿赤短少、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换句话说,就像一捆湿稻草在太阳底下晒,里面发热发霉,外面的又很干。
另外,中医里有“汗血同源”一说,心能主一身之血脉,脉内外的津液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即“津血同源”。且津液是汗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有着“心—血—津液—汗”的关系链。所以汗一出多,也会对心脏加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