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镜片应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
2、认为天热少穿衣服能凉快些。盛夏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摄氏度,皮肤散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越是暑热难熬之时,越不应赤膊,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3、认为喝啤酒能解暑。夏天人体出汗较多,消耗也大,如果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热乎乎”的感觉会不断持续,口渴出汗现象将更加厉害。饮啤酒应该适量。
4、把空调保持恒温状态。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使人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居室变化的温度幅度,应控制在3摄氏度到5摄氏度之间。
5、认为“冲凉”能使人更舒服。大汗淋漓时“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应该选择温水浴,温水浴后会让人感觉通体清爽。
大树底下不宜乘凉
盛夏到来,天气闷热,不管是农村村民还是城镇居民,盛夏的夜晚,很多人都为图凉快,习惯到树下乘凉。其实,这种乘凉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气候闷热的盛夏,白天树下比空旷地温度要低3℃还多,树冠能反射和吸收大气中的一部分热量,树叶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因此,白天在树阴凉处乘凉或走路,会使人感到凉快、舒适。到了夜晚,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树下往往比空旷的地方要闷热。其原因则在于太阳下山后,树下地面散热受到树冠的阻挡,其散热速度要慢,二氧化碳较多。因此,盛夏的夜晚人们不宜在树下乘凉,而应该到空旷的场地乘凉会感到凉快、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