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古人夏日预防中暑的三境界

[导语]炎炎夏日,古代没有空调没有风扇,要如何躲过闷热的夏天呢?古人又是如何纳凉避暑的呢?小编归纳出古人夏日消暑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物理消暑法。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

第二种境界是饮食消暑法。

据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人已较注意用清凉的饮食消夏防暑了。清热防暑的食物已很丰富:西瓜、荷叶、绿豆汤、银苗菜、新莲、避暑汤等。至明清,伏日最盛行吃莲子羹汤。除上述以外,古代伏日消暑食品还有绿荷包子、杨梅、鲜藕、鲜菱等近十余种。其中以水果、蔬菜和中草药为多,这些食物大多性味甘、寒、温、平、辛。功能清热消暑、除烦止渴,或泻火解毒、养心宁志、健脾益胃。

第三种境界是休闲静心法。

“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古人认为,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酷热高温之际,古人常常以垂钓、品茗、弈棋等休闲方式,来做到“心静自然凉”。如唐朝储光羲曾作诗曰:“垂钓绿弯春,春深古花乱;云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