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酸,人们会想起醋、梅子、柠檬等。其实,这些食物恰恰不是酸性的,而是碱性的。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认为吃起来酸酸的食物就是酸性的,至于酸性食物与肝的关系,养肝的最好季节以及什么人不宜多吃酸等问题则一无所知。
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用简单的味觉来判定的。现代科技对酸的定义是:能释放出质子的物质总称为酸。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多少的比率。钾、钠、钙、镁、铁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磷、氯、硫进入人体之后则呈现酸性。
我们平常摄取的食物,大致可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如粮食类、禽类、水产类、蛋类以及花生、核桃、糖类、酒类等属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红薯、土豆、海带、豆类、香菇、黄瓜等属碱性食物。从营养的角度看,酸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与平衡,才是身体健康的保障。因此,他建议,酸碱食物的比例最好为20:80。
顺时护肝调情志
“肝主生发”是与春天万物复苏的特征相对应的。养生也同样,人们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生发,而春季万物生发阳气渐升易引起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故养肝要以涵养肝阳为主。
这是为什么?春天,人们的活动量加大,新陈代谢旺盛,而血流量的调节以及营养的供给、消化和吸收,与春季调养肝脏密切相关。如果调理得当,可增加抵抗力,以应付外界对身体的侵袭。若调理不当,则容易导致肝虚,使人们对疲劳的耐受力减弱。加上春季天气多变,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疾病易复发或使原有症状加重。同时,肝开窍于目,若肝血不足,则易使两目干涩,眼球浑浊,视力不佳,所以说“春令进补有诀窍,养肝明目是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