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春季养好肝肾不生病

[导语]春季养生特别注重养肝,但是你知道吗?中医还有个说法:肾为肝之母,因此这个时节养肝之余勿忘补肾。此时在食疗方面应多吃“黑色”食物,

春季养生特别注重养肝,但是你知道吗?中医还有个说法:肾为肝之母,因此这个时节养肝之余勿忘补肾。此时在食疗方面应多吃“黑色”食物,黑色食物通常富含锌、铁、钙等矿物质,不仅补肾养血,还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为防病打下基础。

春季要注意正确养肝

首先,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大蒜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甚至还有补脑的作用;大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可预防呼吸道、肠道传染病。

其次,饮食上还要注意增甘少酸,春天,肝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气更加旺盛,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春季宜吃甜味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山药也是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

第三,养肝护肝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具体对待。一般来讲养肝护肝还要从行为上进行调养:春季踏青、多与自然接触;调整情绪,多和家人朋友交流沟通;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不良情绪,舒肝理气。人们常说“火大伤肝”、“怒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在说不良情绪会使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受到破坏,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春季补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说了那么多,似乎只要养肝,就能解决春季爱感冒、困乏、失眠、旧病复发等多发性临床症状,如果要想从根本解除这些问题,就要从源头——补肾入手。我们上期讲了春季的肝气不足,是由于冬季肾藏精不足引起的,因此春季补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中医养生讲的是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这里的“生、长、收、藏”讲的是一年四季不同的气。我们今天讲的春季养生,就是春季靠冬季肾精生长起来的肝气,也称生发之气。如果您有肝气不足的临床症状,在对应症状治疗的同时,记住一定要补肾阳、滋肾阴、调整五脏功能才是春季养生的根本法则。

如果只养肝而不补肾,您调出来的肝气,有可能是肝阳上亢之气,您进补的结果是口干、舌燥、眼睛干涩模糊会出现脾气暴躁,头疼,也就是俗称的“上火”。您还记得我前面讲的“肾主水,肝主木”,中医讲“水生木”。大家都知道,五行对五脏,肾主水,肝主木。如果冬天没有很好的养肾藏精,肾水不足就直接导致肝气不足,就不能起到升发的作用,不能有更多精、气、神滋养肺、脾、心等脏腑,更不能抵抗各种感冒病毒,感冒也就来了,慢性病也很可能由此加重了。

《黄帝内经》中认为肝是将军之官,是主谋略的。换句话说,我们的聪明才智能否最大地发挥作用,要看我们的肝气足不足。而肝气足不足关键看肾水足不足。试想一下一株缺水的木是不是干木、干木是不是容易起火?答案出来了,要想让我们春季之气——肝气得到很好的濡养,我们的身体就要补足冬季缺少的肾气。只有肾气补足了,才能滋养肝木生发肝气,达到春季养生,四季健康的目的。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