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有时早晨还是旭日东升、春风送暖,中午或许阳光灿烂、气温骤升,但傍晚冷空气则可能突然来临,如果冷空气较强,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下雨、下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倒春寒”。
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寒冷的刺激,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和闭塞,血液流通受阻,血流中断,血氧供应产生困难,使部分心肌因急剧的、持久性缺血与缺氧而发生局部坏死,对已经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老人,容易突发心肌梗塞、心脏骤停而酿成猝死。
急救猝死重在黄金4分钟。每耽误一分钟,病人的生存充满就会有很大降低,死亡率就会直线上升。所以,急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急救生存链。即早期通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电除颤、早期高级心肺复苏。前三个环节都是在医院以外现场完成的,医生在医院里只能完成最后一个环节的急救。及时有效地给患者实施就地心肺复苏术抢救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患者抢救成功率就高。
中医云:“春来不可背寒,寒则伤肺”。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防风防寒,防寒保暖。随天气变化和体制情况适时增减衣服。为减少心血管刺激,应戒烟、少饮酒、多喝水,不食辛辣厚味的食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减轻压力,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患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老人,平时要注意饮食和服药,对预防猝死的发生很有帮助。
提醒:在“倒春寒”期间,高血压、动脉硬化、中风、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发病率明显增高。另外,消化性溃疡、慢性腰腿痛等慢性病,也会因气候变化而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所以特别是老年人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