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春季要谨防“春瘟”

[导语]早春二月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节,同全年气候相比较而言,早春的气候往往较为反常,传染病将可能流行。正如民谚所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珍意养生,切勿轻心。”

早春二月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节,同全年气候相比较而言,早春的气候往往较为反常,传染病将可能流行。正如民谚所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珍意养生,切勿轻心。”

春瘟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发生在春天的多种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如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感冒、痄腮、风疹、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

小孩是春瘟的高发人群

小孩由于抵抗力差,极易被春瘟袭击。如流脑多发于年长小儿,而年幼儿得病后病情严重,该病普通型早期可见感冒症状;猩红热多见于2-8岁小儿;麻疹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起病初期也有感冒症状;流行性腮腺炎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风疹多流行于1-5岁儿童等,该病早期也可出现感冒症状。

春瘟的发生,起因于正气虚损与邪气侵袭两个方面。由于一些人不注意冬季的调养,致使肾气不充,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至春日稍感风寒,瞬即就会化燥伤阴;冬季遭受寒邪侵袭,虽未发病,但内伏之寒随着春日升发之阳气,化生而成郁热,使人罹患瘟病。

临床常见中医证型有哪些?如何用药?

①热在气分春温:证见身热心烦,口干苦,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育阴,方用黄芩汤加味。

②热结肠腑春温:证见潮热便秘,腹满疼痛,口干舌燥,苔厚脉沉。治宜滋阴攻下,方用增液承气汤。

③热在营分春温:证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斑疹隐隐,舌红无苔,脉细数。治宜清营泄热,方用清营汤。

④热盛动血春温:证见身热烦躁,斑疹透露,或神昏谵语,吐血衄血、舌质红绛,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

⑤气血两燔春温:证见壮热口渴,或神昏,吐血衄血,斑疹显露,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气血两清,方用清瘟败毒饮。热盛动风及热闭心包,为热邪炽盛所致,分别治以凉肝熄风和清心开窍,方用羚角钩藤汤和清宫汤。后期耗伤肝肾之阴,当用加减复脉汤以滋养肝肾。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